教材教辅

学术著作

考试图书

实用读物及其它

数字产品

知识产权法热点问题研究.第5卷

  • 作 者:冯晓青 主编
  • 出版日期:2019-04
  • ISBN:978-7-5620-8460-0
  • 版 次:1-1
  • 开 本:16
  • 装 订:平装
  • 页 数:815
  • 字 数:850千字
  • 图书状态:上架
  1. 定 价:175.00元

图书详情

       本书是《知识产权法前沿问题研究》连续性出版物的第5卷。本书由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冯晓青教授主编。本书作者是来自于我国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务部门专业人士,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本书分“理论前沿”、“立法探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技术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热点聚焦”等专题栏目。内容涵盖了近几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法理论、知识产权立法进展、新技术发展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以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前沿领域若干重要和疑难问题等。本书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


前  言


    本书是继《知识产权法热点问题研究》(第4卷)而推出的第5卷。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知识产权作为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构成、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升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完成新时代知识产权人要担当的使命与任务。本书基于新时代赋予知识产权的新任务、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立足当前知识产权领域的理论前沿、热点问题和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从理论前沿、立法探讨、新技术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司法保护、专题聚焦五个专题,借鉴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对知识产权法前沿问题进行透视、作出评述,以期为知识产权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增强提供理论参考和实务借鉴。
    理论前沿专题关注国际、国内政策环境变化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讨论争议较集中的专利权权利边界、著作权权利边界、商标法中的公共利益等相关问题。其中,《专利权权利边界研究》立足于专利法的基础理论,以发明专利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范围为主对专利权进行讨论,对专利权权利边界问题做了系统解释。《著作权权利边界研究》对影响著作权权利边界的各项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后认为,在界定著作权权利边界时,应坚持多方利益平衡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调整,维护一种动态平衡;在确定著作权权利边界时,要合理认识现实中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形,重点从增强执法力度和提高效率入手,通过对著作权人进行倾斜保护,抵消保护不力带来的失衡。《商标法中的公共利益研究》试图弄清历来不断被讨论的商标法中的公共利益问题,对商标法中的公共利益进行了概述,对其正当性作了解读,对我国商标法中公共利益的具体制度性安排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商标法公共利益保护制度的意见、建议。
    立法探讨专题主要研究我国立法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对知识产权法入典、保护作品完整权、发明专利创造性判断标准、基因专利授权标准、权利要求书以说明书为依据审查标准、说明书充分公开判断、发明专利申请临时保护制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知识产权法的入典问题研究》结合民法典的内在逻辑、物权制度背后的财产权逻辑、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法自身的性质,探讨了我国民法典中知识产权安排的基本思路,探寻了知识产权进入民法典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性。《保护作品完整权研究》分析研究了著作权法中保护作品完整权相关理论,国内外著作权法律制度及实践,以及我国保护作品完整权侵权纠纷的司法判决等,对我国《著作权法》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相关内容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保护作品完整权探析》围绕理论基础、历史发展、功能与价值、司法实践等方面对保护作品完整权制度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论证了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中保护作品完整权相关内容调整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保护作品完整权相关规定的意见、建议。《论发明专利创造性判断标准》将创造性判断普适标准应用于发明专利实践案例中,分析了发明专利创造性判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基因专利授权标准研究》在借鉴美国等国家关于基因专利授权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影响基因专利授权审查标准的因素,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基因专利授权制度的意见、建议。《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审查标准研究》通过对《专利审查指南》中“支持条款”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认为应以《专利审查指南》中的“支持条款”审查标准为基础,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支持条款”审查标准,使“支持条款”平衡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制度价值得以实现。《说明书充分公开判断之研究》围绕专利说明书充分公开制度在立法、司法适用层面的设计和应用存在的问题,对该制度适用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应构建以本领域技术人员为核心的综合判断体系,强调权利要求书在说明书充分公开判断中的作用等具有实践价值的意见、建议。《发明专利申请临时保护制度研究》认为现行法律下,发明专利申请临时保护制度过于原则的规定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多困难,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其提出了完善我国发明专利申请临时保护制度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新技术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专题主要围绕新技术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对电商平台中知识产权侵权避风港规则、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认定标准、网络链接行为著作权侵权、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著作权保护、聚合类APP版权侵权与法律规制、网盘著作权侵权认定及规制、网盘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IPTV视频内容著作权侵权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其中,《电商平台中知识产权侵权避风港规则研究》立足于避风港规则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等,以电商平台为主要考察对象,深入分析避风港规则引入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侵权避风港规则在适用主体与对象、权利范围等方面的特殊性,尝试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避风港规则适用的系列配套机制,以便为网络知识产权侵权体系化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借鉴。《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认定标准研究》结合案例分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认定标准的由来、含义,以实质呈现标准为基础,厘清认定标准内涵,分析其合理性,界定其适用范围,使其成为认定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一般标准。《网络链接行为著作权侵权研究》运用案例分析法与理论研究法,归纳分析典型案例和司法判例,总结裁判规律,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网络链接行为,探讨了著作权侵权的界定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规律。《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从著作权法目的的角度对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著作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API的SSO不应当具有著作权的观点,也为今后计算机软件以及其他非传统类型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提供了理论和思路借鉴。《聚合类APP版权侵权与法律规制研究》围绕聚合类APP,按照四要件理论,论证了其在互联网络时代能否为我国著作权法律法规所规制这一问题,剖析并定性了其违法行为,明确了其构成侵权、行使抗辩权、承担间接责任而非直接责任的相关条件。《网盘著作权侵权认定及规制研究》通过对我国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对网盘著作权涉及的网络用户、著作权人、网盘服务商主体在网络著作权中可能承担的不同侵权责任及侵权形式进行讨论,以期为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启示和参考。《网盘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责任研究》认为,网盘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责任是基于网盘服务提供者与著作权人之间的冲突关系设置的,立法者与执法者在规制网盘服务提供者的间接责任时,为应对变革,应进行必要的法律完善与创新,进行更为适当的设置,以更好地维护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人以及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IPTV视频内容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结合IPTV技术背景,根据IPTV在视频传播中的不同功能形态,对IPTV著作权侵权的分歧进行分析以及对其定性进行描述与研究,提出了应对该类问题的司法建议以及实务中的实际操作和构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建设性意见。
    司法保护专题主要围绕司法实践过程中引起广泛争议的知识产权停止侵害限制、专利侵权诉讼不判决停止使用问题、商标反向混淆法律问题、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中的审理思路与侵权认定、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的审理程序、商业秘密民事侵权与刑事案件的协调、商业秘密中民事保护与刑事保护的协调等相关问题展开。其中,《知识产权停止侵害限制研究》通过研究停止侵害和限制停止侵害的正当性,重新阐释了限制停止侵害的条件和特征,分析了现有的有关限制知识产权的制度与限制停止侵害的交叉和衔接,并提出了各领域适用停止侵害的具体建议。《专利侵权诉讼不判决停止使用问题研究——以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为视角》指出,我国专利法从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的角度对停止侵权的适用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考虑如何平衡当事人间的利益,文章通过对我国专利停止侵权的适用现状以及专利侵权诉讼中不判决停止使用必要性的分析,并借鉴域外经验,从考虑双方当事人利益平衡、确定替代性补偿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专利侵权诉讼不判决停止使用的针对性建议。《商标反向混淆法律问题研究——以司法实践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司法实践中的商标反向混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商标适用反向混淆制度的意见、建议。《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的审理思路与侵权认定探析——以(2017)京73民终110号民事判决为研究对象》对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的审理思路和侵权认定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独到见解。《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审理程序问题研究——以(2017)京73民终110号民事判决为研究对象》以青岛某公司诉北京某公司商业秘密侵权案为例,探究了法官在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易出现的程序性错误,厘清了商业秘密侵权诉讼案中法院审理的程序问题。《商业秘密民事侵权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协调》以商业秘密保护和刑事法律原理为基础,结合典型个案分析,探讨了商业秘密民事侵权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协调问题。《商业秘密中民事保护与刑事保护的协调研究——以(2017)京73民终110号民事判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商业秘密案件民刑交织的司法审判实践,分析了现有商业秘密保护的民事手段和刑事手段适用的条件及各自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协调运用民事与刑事两种手段保护商业秘密,以便在商业秘密侵权纠纷中使民事和刑事两种保护手段达到无缝衔接与恰当结合的程度,最终达到合理保护商业秘密的同时又不对市场正常竞争和人才自由流动产生不利影响的目的。
    专题聚焦共选取了5篇文章。其中,《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制度研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如何确定符合FRAND原则的专利许可使用费以及适用禁令救济的条件等,探讨了处理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制度的建议。《外观设计专利功能性设计特征的认定标准研究》基于解决功能性设计特征认定标准的争议,对我国司法实践中与功能性设计特征相关的判决书进行了整理、归纳,分析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功能性设计特征的认定所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功能性设计特征相关理论,进而尝试结合已存在的认定标准的各自优点构建新的认定标准。《作品名称及其著作权保护研究》立足于我国著作权立法、司法保护现状,就作品名称是否应予以著作权保护,其可著作权性和著作权法应如何对作品名称进行保护等问题展开论述。《建筑作品复制权保护研究》针对建筑作品的范围界定、建筑作品复制权侵权判定标准、侵权方式等,讨论对建筑作品复制权保护而言十分重要但《著作权法》规定尚有不足的问题,从立法、司法层面提出了完善的建议。《侵权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研究——以案例类型化研究为视角》采用例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归纳了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般做法和法条适用情况,检视了法院对同一法条的理解,对比了国际立法与我国立法情况,并提出了指导我国关于侵权演绎作品立法完善的对策建议。《电视节目服务商标侵权行为研究》结合当前我国关于电视节目服务商标保护和侵权纠纷的实际问题,探讨了立法及司法实践中的改进和完善方法,提出了判断电视节目服务商标侵权行为成立的思路,以及增加判断电视节目服务商标侵权行为成立的考量因素,以使该类侵权纠纷的判断方式更为全面,并尽可能降低纠纷发生的概率,进而节省司法成本。
    囿于篇幅,本书仅选取知识产权领域最受关注的部分主题予以研究,抛砖引玉,以期对学界、实务界有所裨益,促进相关理论研究、立法和司法实践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本书得以出版,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专业博士后研究人员柴国生副教授(中原工学院法学院副院长)为本书前期编撰和稿件审校做了大量工作。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专业2019级保送生朱新、刘瑞琪、张君蔓同学协助参与了清样校对。本书副主编刘溪和李克非女士为本书出版给予了积极支持。本书主编最后进行了仔细的校改。由于研究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迫,本书难免存在各种错漏,希望读者不吝指正。

                                        主编

                                      2018年12月


目录

理论前沿

专利权权利边界研究 /王丽 3
著作权权利边界研究 /徐相昆 37
商标法中的公共利益研究 /蒙向东 67

立法探讨

知识产权法的入典问题研究 /方彬 97
保护作品完整权研究 /蒋燕 135
保护作品完整权探析 /刘洋 174
论发明专利创造性判断标准 /洪晓明 197
基因专利授权标准研究 /陈从心 215
权利要求书以说明书为依据审查标准研究 /胡俊 233
说明书充分公开判断之研究 /汪舟 250
发明专利申请临时保护制度研究——以《专利侵权司法解释二》为背景 /杜小峰 274

新技术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

电商平台中知识产权侵权避风港规则研究 /李红辉 297
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认定标准研究 /周贺 325
网络链接行为著作权侵权研究 /谢腾 354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董奇 379
聚合类APP版权侵权与法律规制研究 /许雨田 398
网盘著作权侵权认定及规制研究 /张蕊 423
网盘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责任研究 /余达星 450
IPTV视频内容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孟雪飞 474

司法保护

知识产权停止侵害限制研究 /邓舸洋 497
专利侵权诉讼不判决停止使用问题研究——以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为视角 /李瑛莉 521
商标反向混淆法律问题研究——以司法实践为主要考察对象 /卢萍 540
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的审理思路与侵权认定探析——以(2017)京73民终110号民事判决为研究对象 /冯晓青 561
商业秘密侵权诉讼案件审理程序问题研究——以(2017)京73民终110号民事判决为研究对象 /梁子钦 633
商业秘密民事侵权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协调 /陈秋凡  646
商业秘密中民事保护与刑事保护的协调研究——以(2017)京73民终110号民事判决为研究对象 /王海雄 655

专题聚焦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制度研究 /吴世雄 673
外观设计专利功能性设计特征的认定标准研究 /曾月 700
作品名称及其著作权保护研究 /程可涵 718
建筑作品复制权保护研究 /王玉倩 740
侵权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研究——以案例类型化研究为视角 /肖霞娟 764
电视节目服务商标侵权行为研究 /张丹枫 792




作者简介

       冯晓青 男,湖南长沙人。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产权法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兼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兼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工作(北京)研究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法律顾问,北京环世知识产权诉讼研究院院长,Chinese-European Arbitration Center仲裁员,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著有《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知识产权法哲学》《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等个人专著14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90篇。科研成果获得4项省部级二等奖。主持2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个一般项目,主持2个教育部项目,参加十余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以及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国家级重要项目。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199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2012)、首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2012)、首届北京知识产权十位有影响力人物(2013)、中国政法大学首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学者(2013)、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4)、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2016)、北京市优秀教师(2017)、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7)以及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7)等荣誉。创办有个人学术网站“冯晓青知识产权网”(wwwfengxiaoqingipcom),以及公益性学术网站“中国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资料库”(试验版)(wwwipknowcn)。